很榮幸能夠與長庚大學生物醫學系梅雅俊老師、林口長庚醫院組織工程研究中心薛詒仁研究員一起接受台視【發現科學】節目的專訪,分享雙方合作多年的成果:開創眼角膜細胞修護新里程。
This is Hung-Chi CHEN, MD, PhD, an ophthalmologist at the Chang Gung Medical Center, Linkou-Taipei, Taiwan. Welcome to my blog.
2025年8月3日 星期日
2024年10月26日 星期六
【會議資訊】2024台灣醫用雷射光電學會秋季學術研討會暨第19屆理監事選舉
2024年9月7日 星期六
【組織工程研究中心演講】The significance of tissue architecture and cell function in regenerative medicine of head and neck
2024年2月10日 星期六
文獻選讀:近視雷射手術SMILE
文獻選讀
題目:
Evaluation
of Wide Corneal Epithelial Remodeling after 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
(SMILE) with Wide-Field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以廣角光學同調斷層掃描評估小切口透鏡摘取近視手術(SMILE)術後發生的廣泛角膜上皮重塑
期刊: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2022, Article ID 8764103, Page 8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評估小切口角膜透鏡摘取近視手術(SMILE)誘導的9毫米直徑區域內的角膜上皮重塑,並評估其與屈光手術結果的關係。
【方法】共納入64名患者的64隻眼。採用廣角光學同調斷層掃描(OCT)術前和術後1天、1週、1個月、3個月和6個月測量9毫米直徑範圍內的角膜上皮厚度(ET)。比較不同時間點和分析區域之間的ET變化。
【結果】ET從術後1週增加到3個月,然後在3個月到6個月穩定。與術前值相比,6個月時中央(2毫米)、偏中央paracentral(2–5毫米)、中週邊mid-peripheral(5–7毫米)和週邊(7–9毫米)區域的平均ET變化分別為4.37、4.36、1.61和−1.59微米。上皮增厚與近視矯正量之間的相關性在中央(P=0.001)和偏中央區(P<0.001)是正相關的,而在週邊區是負相關的(P=0.006)。光學區域的意向直徑(intended diameter)與中央(P=0.020)和偏中央區(P=0.006)上皮增生呈負相關,而與中週邊區是正相關的(P=0.001)。中央區上皮增厚(P=0.012)和中央與偏中央區的平均ET差異(P=0.020)與6個月時的球面等效度呈負相關。
【結論】在近視SMILE術後6個月,9毫米直徑角膜上存在不對稱的類透鏡狀的上皮重塑模式。上皮重塑可能影響SMILE的屈光結果。
解讀:這篇論文的賣點在於有別於傳統,採用「廣角」光學同調斷層掃描(OCT),做小切口角膜透鏡摘取近視手術(SMILE)術後角膜上皮重塑模式是否與屈光結構息息相關。有意思的是,抽取出來的透鏡本身呈現「凸透鏡」的形狀,而上皮重塑模式居然也順著這個形狀變化。結果可以提供未來雷射切割protocol計畫的優化參考依據。
2023年11月26日 星期日
台灣醫療器材創新論壇
每年一度的臺灣生技、醫療大拜拜==『橫跨醫療、電子資通訊、科技、生技製藥、醫材,串聯大健康產業完整生態鏈的專業規模會展』
即將在2023年11月30日起,展開為期四天的展期
地點在臺北南港展覽館1館1、4樓
本人有幸受邀在『台灣醫療器材創新論壇』提供一項講題,大會接受線上報名。
![]() |
以下為「演講大綱」
2023年11月25日 星期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前情提要
https://doctorcornea.blogspot.com/2023/02/blog-post.html
===========================================
感覺上2023年就是在一段段悲歡離合中度過。
組織工程研究中心CTE在3月1日起歡送了大家長鄭明輝院長,12月1日起呢,也要揮別小管家Anne
衷心感謝Anne這幾年在中心的幫忙!讓我們中心的運作十分順利❤️❤️❤️
無奈,內心陡然升起的是李煜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同時,也「大明王朝」上身,被害妄想Anne是被劉瑾給擄走的...
其實,最近在追的劇是《推倒白宮的男人》,也戲精上身,把自己當成了FBI的副局長Mark Felt,然後悲壯的認為自己要撐起CTE,哈哈哈!!!
前排左起:薛博、馬醫師助理、某醫師助理、顏醫師助理、蕭老師助理、張博
2023年10月26日 星期四
三維列印膠體移植之動物實驗
2023年6月26日 星期一
第18屆TSCRS年會
這個週末,同時也是今年端午連假的最後兩日,是第18屆台灣白內障及屈光手術醫學會年會
The 18th Taiwan Society of Cataract & Refractive Surgeons (TSCRS) Annual Meeting
非常榮幸接受陳偉勵教授(學會教育委員會召集委員)及學會的邀請,在其中
Session: SOS! I am stuck! How to manage the complications in SMILE
擔任講員
2023年6月11日 星期日
桃李成蹊日,開花結果時
兩年前長庚大學醫學系的高材生陳彥甯小姐前來實驗室拜師學藝,得天下之英才而教之,求之而不可得,真是人生一大樂事。本月份開始有豐碩的結果產出,下面就是醫學系的研究競賽跟眼科醫學會年中學術研討會的壁報論文競賽得獎資訊。
(一)
111學年醫學系研究競賽於6/7晚間圓滿落幕,恭喜獲獎同學。
(二)
寄件: "tos" <tos@oph.org.tw>
收件: <mr3756@cgmh.org.tw>
時間: 2023-05-22 17:09
主旨: 【眼科醫學會】112年聯合年中學術研討會《優秀壁報論文獎》得獎人通知函
【眼科醫學會】112年聯合年中學術研討會《優秀壁報論文獎》得獎人通知函
陳宏吉醫師,您好:
恭禧您經本學會學術委員會甄選為『優秀壁報論文獎.銅牌』得獎人,敬請您務必出席6月10日星期六晚上會員聯誼餐會(高雄展覽館一樓 水岸廣場旁N2區)接受頒獎。
得獎壁報編號:PO-272
英文題目:Analysis of 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 and Ascorbic Acid in the Aqueous Humor of Patients with Diabetic Retinopathy
中文題目: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之眼房水總抗氧化能力與抗壞血酸濃度分析
謝謝您!
眼科醫學會 秘書處 敬上
2023年4月16日 星期日
2023年3月25日 星期六
2021年11月22日 星期一
國家新創獎-梅開二度
兩年前的11月裡,首次獲得16屆國家新創獎,當時算是搭乘順風車,憑藉鄭兆珉教授過往堅實的基礎,做為團隊成員。
今年再度獲得生策會的肯定,二度獲獎,這回可是紮紮實實的擔任隊長。然而,如果沒有團隊中其他四位成員,這項榮譽絕對是難以企及。
2021/12/18 補遺昨天下午會場花絮
2021/12/27 新增平安夜寄送來的獎狀
2021年11月3日 星期三
...身家據聞已達「股神」巴菲特三倍的人類首富馬斯克(Elon Musk),今早在 Twitter 與微博同步發文,首行寫「Humankind(人類)」一字,再以中文寫出曹植的「七步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https://www.thestandnews.com/culture/%E9%A6%AC%E6%96%AF%E5%85%8B%E5%90%9F%E4%B8%83%E6%AD%A5%E8%A9%A9%E4%BD%A0%E4%B8%8D%E7%9F%A5%E9%81%93%E7%9A%84%E5%85%A9%E4%BB%B6%E4%BA%8B
近日長庚眼科也有『煮豆燃豆萁』,但是沒有『豆在釜中泣』的兄弟鬩牆。而是,繼2006年馬部長發表在Impact Factor高達21.198(當年不到10分,但仍然是眼科學排名第一)的期刊Progress in Retina and Eye Research (PRER),上個月底吳部長也被該期刊接受論文乙篇。
可以說是:「天下才共一石(一種容量單位,一石等於十斗),長庚吳馬獨得八斗。」此話何來?臺灣眼科學界迄今,應該只有這唯二的兩篇論文得以刊登在PRER。實在是大大的恭喜啊!
2021年10月15日 星期五
2021年7月24日 星期六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臨床醫學論文之中,尤其是病例報告case report,有一種特別的文體,亦即
OOO presenting as XXX
別人的不算,就拿我過去廿年來所發表的90篇論文中的12篇病例報告裡面,就有兩篇這類文章: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Presenting as Corneal Perforation
Oculomotor palsy as a single presenting sign of midbrain hemorrhage
中度颱風「煙花」來襲的週末早晨,伏案於書房,修改學生Hsu HT的論文,頗有書生進京趕考前夕之架勢。本篇病例報告的題目正是:
OOO corneal dystrophy presenting as XXX dystrophy
改著、改著,儒生的思緒不禁就飄到清國-蒲松齡的年代,他的扛鼎之作《聊齋志異》內文最膾炙人口的篇章『畫皮』。這樣一篇長短適中、食色性也的借古諷今、警世仙文,果然被電影公司多次翻拍。做為故事性極佳的篇章,『畫皮』可以是影音俱全的電影,也可以成為心理學作家筆下的案例討論;可以是律師事務所離婚、訴訟的案例,更可以印證佛經所開示:慎勿與色會,色會即禍生。做為臨床工作者、眼科科學研究者,今天我再加上「臨床病例版」的畫皮。不僅如此,我還要再加上「數學版本」的畫皮!
此話怎說?從『畫皮』的諷喻中,我深深感受到《金剛經》所揭示的佛法的根本原則「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換言之,凡世間所有一切的相貌,都要將它當成是虛假、空泛的;也因此,只要不過度執著,就能產生智慧。近日來,與小女聯袂聆聽傅O數學線上課程,再度重溫卅年前的學習舊夢。一堆方程式、不等式、絕對值、排列組合、坐標數線等數學符號,頓時湧進腦門。經過名師指引,發現多種題目、素養題,其實往往都可以整合成少數的題型,馭煩為簡、庖丁解牛,不亦快哉?
2021年6月5日 星期六
長庚眼科網站設立資訊表單
雖然昨天的『六四疫苗』翩然抵臺,近日疫情依然險峻。
長庚眼科部遵從院方指示,嚴格執行臨床降載;往日礙於繁忙而難以進行的週邊(paramedic)工作,尤其應該趁勢加緊趕工。本部一向缺乏對外的專屬網頁,對於標榜國際化,精於國際醫療的同仁,入口網頁更是自身的門面,設置的優劣直接影響國際化的成敗。
副部長黃奕修醫師高瞻遠矚,在平日即注意臨床、行政安排的合理化,進入疫情階段,更是殫思竭慮投入整體規劃之工作。日前推出臺北、林口、桃園、土城院區眼科部網頁建置意向,目前已經責成鄭毓郡、葉柏漢二位醫師,以新世代的思維來架構我們眼科部的對外資訊渠道。
第一步就是提供個人簡介表格,要求在6/15之前完成提交。個人資訊需要漢、英文並陳。早上06:52副座公佈在院內Teams+群組上,我在午餐時間完成並寄出給負責人葉醫師。茲將其中較有創意,有別於一般學術CV的部份『個人簡介(選填)(大約幾句話描寫您自己,增加患者或學生對您的認識)』發布在自己的部落格,以資紀念。如下:
========================================================
英國詩人威廉·布萊克的《天真之歌》,前四句著實雋永,如下。
一沙一世界,
一花一天堂,
掌中握無限,
剎那現永恆。
在民國詩人徐志摩翻譯的版本裡,更不難感受到深邃的意境。即使從一粒細微的沙子,便可以窺見宇宙的浩瀚;雖然是一朵平凡的花卉,也可以發現天堂的美妙。眼科學的領域不正是如此?從佔人體總體積微不足道的眼球,我們可以通常能診斷不一而足的全身性疾病;在代表喜怒哀樂的淚水當中,往往蘊含有抗氧化劑、免疫球蛋白等微小分子來維持我們視力的健全。歡迎一起前往光明之地。
Excerpts from Auguries of Innocence by
William Blake (1757-1827):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It is our privilege, as an ophthalmologist, to enjoy
surfing on the
ocean of infinity and eternity, the eye. Through the small window of the human
body, ophthalmological manifestations of systemic disorders are elegantly
displayed; within the tears of fears or joys, tiny molecules such as ascorbic
acids or immunoglobulins are circulating to maintain good vision. Follow me to the land
of promise.
2021年5月11日 星期二
Eye在瘟疫蔓延時...發表 part I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