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日 星期五

《崔斯坦與伊索德》給我的2015年第一課

今年是華格納(Richard Wagner)《崔斯坦與伊索德》(Tristan and Isolde)慕尼黑首演的150週年紀念。值此新年期間,偕同妻兒回到台灣國境之南的娘家,享受如Santa Monica, CA的和煦涼意。悠閒之餘,也把這首塵封已久的歌劇,或者說是『樂劇』再次播放出來聆賞、溫習。

咸信1865年,《崔斯坦與伊索德》是在慕尼黑首映。殊不知,其實原訂的首演是在1962年時的維也納,經過七十幾場的排練後終告取消;原因竟是是歌手找不到音調,而樂團也捉不住節奏。慕尼黑的首演情況也沒有好到哪兒,票房反應慘不忍睹,可說是門可羅雀。經過多年以後,已在音樂史上奠定下重要基石的它,在今時今日重新受到人們的重視和激賞。
『我們在悲劇中看到那些最高貴的人,在經過長久的爭戰與波折後,最終放棄了生命的一切快樂和過去熱烈追求的目標,接著,興高采烈且心甘情願地放棄自己的生命。』
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
在序曲中,十分鐘的樂段,或者是俗稱的『崔斯坦和弦』,組織起全篇歌劇的架構。吊足聽眾胃口的特殊A小調和弦始終沒有出現,不至於令人反胃的不協調和弦,卻也終究沒有獲得緩解。一直到序曲終了,聽眾感到不滿足極了,進而期待、渴望更多。

整部《崔斯坦與伊索德》的音樂,可以說都源自於全劇的第一段音樂;全劇重要的音樂主題,幾乎都是衍生自『崔斯坦』與『渴望』兩個動機。而全劇中所佔份量最重的音樂主題,就是『渴望』。

回到華格納終身服膺的叔本華哲學,他們(華格納與叔本華)認為:驅使人類存活在世界上的是一個又一個的慾望,或者說是渴望。人類終其一生,辛勤勞碌只為了滿足這些慾望。可當一個慾望獲得滿足後,嶄新的慾望又將升起。綜觀人的一生,得到滿足快樂的時間苦短,而痛苦追求慾望的時間冗長。因此,人生是悲慘的。一如『崔斯坦』動機的下行半音階造成的感傷印象,操縱這一切的乃是各種「渴望」。

究竟,人類的『渴望』中,哪一項最為強烈?叔本華說:第一是想要活著(不想死)的渴望,其次是對於愛情的渴望、愛人與被愛的渴望。『愛』與『死』也是本樂劇的基調。反身求諸己,我們現實的社會中,『功名』與『利祿』不就是一對對的『愛』與『死』?

這些年來,個人在追求世俗的『功名』與『利祿』之餘,業已長期忽略了身體健康,周遭的親友,甚至是曾經熱愛的藝術。『功名』與『利祿』尚且不可得,而作為人生重要基礎的上述『三寶』卻幾乎灰飛煙滅。每思及此,能不慎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