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2日 星期三

Signs of Life《DNA的語言--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基因備忘錄》


作    者: 波拉克 Robert Pollack, PhD
譯   者: 楊玉齡
出版日: 1997/12/15
出版社: 天下文化
I S B N: 9576214203

     兩年前(20081222)在林口長庚醫院圖書館舉辦的《好書交換》活動中(連續參加四、五年,今年因出國中斷),換來了這本書。一方面生活相當繁忙緊湊,另方面也因陸續「插隊」排入幾本較「淺顯易懂」的書來看;就這樣放在B1辦公室書架上「一年半載」,還是沒能翻上幾頁。
     七月下旬打包行李之際,它便順理成章給收入皮箱,和另兩冊同質性頗高的教科書做伴:它們分別是美國冷泉港實驗室的James Watson, PhD主編的《Recombinant DNA》(第二版,1992年,Scientific American Books 出版),以及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 TA Brown所撰的《Genomes》(第二版,2002年,BIOS Scientific Publisher Ltd 出版)。
     至於第四本,也是最後一本,性質與之南轅北轍的《司馬遷筆下的兵家傳奇》(扶欄客著,2010年,時報文化出版),則是精神導師吳為吉副教授在我臨上飛機的前一天下午,於「怡客咖啡」餞別餐敘後,特至「合記書店」購置並推薦而贈予我的。
     中文書名取材自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1924-1985)的《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Six Memos for the Next Millennium),事實上本書末頁也提及 Calvino 的書:
第一講「輕」,引述希臘神話、歐維德、薄伽丘、塞萬提斯、昆德拉、卡夫卡等等作品來詮釋:生命存在的沉重必須以輕盈的態式來承擔;第二講「快」,闡述如何以敏捷來融合「行動」(快)和「沉思默想」(慢);接下來的第三講「準」,強調語言的精確和明晰;第四講「顯」,說明視覺想像係認識世界和自我的媒介;第五講「繁」是一份展示力作,生動而精彩地描述文學如何逸出常軌,企圖傳達人類面對無限的可能所流露的痛苦、困惑和振奮。
如此這般的概念,其實也可以應用在基因的層次。

     Pollack 本人雖然出身物理本科,後轉生物;就他後來的經歷,可能主要還是「功在科普」。尤其他的人文素養深厚,引經據典,把後 Watson 時代半世紀來的分子生物學發展,做成極具詩意的描述。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