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末參加瑞士商愛爾康在香港舉辦的亞太會議
Alcon Foresight 2025
與來自新加坡、印度、南韓、泰國、澳洲、香港的專家們探討高階人工水晶體的進階使用經驗,受益良多!
This is Hung-Chi CHEN, MD, PhD, an ophthalmologist at the Chang Gung Medical Center, Linkou-Taipei, Taiwan. Welcome to my blog.
很榮幸能夠與長庚大學生物醫學系梅雅俊老師、林口長庚醫院組織工程研究中心薛詒仁研究員一起接受台視【發現科學】節目的專訪,分享雙方合作多年的成果:開創眼角膜細胞修護新里程。
![]() |
這是封頗具特色的感謝函。
旅居紐西蘭多年的O嬌阿姨,應該是心繫漢文化。當她面交給我信封之際,看到自己名字用毛筆楷書刻畫在白色封面(圖片左上角),有種身處日本的錯覺(日本人邀請函都是白底黑字,而且是楷書)。心想阿姨真是有心,所謂禮輕情意重,正是如此。
阿姨在手術前、手術中都相當焦慮;源自她先生不好的就醫經驗,她非常害怕會走上同樣坎坷的道路。她先生先是在紐西蘭開第一隻白內障超音波乳化手術,發生併發症後又接受額外的一或二次補救手術。視力不見起色的情況下,回到臺北某豪華診所施行對側眼的飛秒雷射輔助白內障手術,可惜視力還是不見進展。最後是以青光眼的診斷告終。
她的堂姐是我今年初的病患,雙眼植入散光黃片。堂姐夫蘇老師是家父師大化學系的同學,退休前任教臺北市立第一女子中學,在兩年前也接受我的超音波乳化手術,雙眼植入非球面黃片。在堂姐安慰加持之下,她在逛了一圈臺灣北區醫學中心之後,落腳在我的門診。臨入手術室畫角膜軸度前(雙眼植入長延焦散光白片),還在嚷嚷說要加做飛秒雷射(本院機檯在林口),但又已經改期過一次,所以頗為猶豫。所幸,在我的安撫之下,順利完成手術,重見光明,真是替她感到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