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4日 星期五

疫苗接種究竟會不會導致兒童視網膜出血?

最近,一位久未謀面的高中同學DK突然呼叫我,問及『兒童視網膜出血』(以下簡稱網膜出血)是否一定就跟『兒童虐待』(以下簡稱兒虐)有相關。DK是兒童醫學專家,而我雖然號稱眼科專科醫師,網膜出血的經驗畢竟不多,也一時為止語塞。

早先,2004年的四月,在《醫學假說》Medical Hypotheses  期刊中,作者Clemetson CA提出觀察並推論疫苗接種因為注射外來蛋白質,可能導致維他命C缺乏,進而引發血中組織胺濃度上升,致使視網膜的微血管或靜脈管壁脆弱並出血。這十年來,諸如此類的文獻多少提供了在法庭上,有關兒虐且高度爭議性的案件裡,被告辯護律師的部份佐證素材。

臺灣的新生兒出生率在過去一、二十年來大幅下降,多數的嬰兒都是父母親、甚至是祖父母的心肝寶貝。然而,不可諱言地,在陰暗的、底層的社會角落中,仍然有受虐兒童在呼喊、哭泣,而較不被投以關注的眼神。一次、一次的急診或門診檢視、診察,兒醫們絕對是不斷地在內心掙扎、吶喊,作為社會局、法庭上的見證人,他們的一個結論可能對判決有舉足輕重的影響。也許讓受虐兒從此脫離了苦海,但也深深恐懼誤判之後,病童並未真正得到對癥下藥的待遇。

今天,剛剛出爐的《美國醫學會期刊-眼科學》JAMA Ophthalmology 期刊中,來自美國賓州費城兒童醫院(全美數一數二)的作者Binenaum G等人,歷經三年的觀察,從門診的7675人當中篩選出一到23個月大的5177個兒童,並從散瞳檢查中發現到共僅有九位網膜出血,只有千分之二不到的發生率。統計顯示疫苗接種應應該與網膜出血並無相關性,而論文的結論是:

若無其他眼科或全身疾病,對於偶發的網膜出血,眼科或兒科醫師應對病童進行兒虐的評估。

2015年1月2日 星期五

《崔斯坦與伊索德》給我的2015年第一課

今年是華格納(Richard Wagner)《崔斯坦與伊索德》(Tristan and Isolde)慕尼黑首演的150週年紀念。值此新年期間,偕同妻兒回到台灣國境之南的娘家,享受如Santa Monica, CA的和煦涼意。悠閒之餘,也把這首塵封已久的歌劇,或者說是『樂劇』再次播放出來聆賞、溫習。

咸信1865年,《崔斯坦與伊索德》是在慕尼黑首映。殊不知,其實原訂的首演是在1962年時的維也納,經過七十幾場的排練後終告取消;原因竟是是歌手找不到音調,而樂團也捉不住節奏。慕尼黑的首演情況也沒有好到哪兒,票房反應慘不忍睹,可說是門可羅雀。經過多年以後,已在音樂史上奠定下重要基石的它,在今時今日重新受到人們的重視和激賞。
『我們在悲劇中看到那些最高貴的人,在經過長久的爭戰與波折後,最終放棄了生命的一切快樂和過去熱烈追求的目標,接著,興高采烈且心甘情願地放棄自己的生命。』
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
在序曲中,十分鐘的樂段,或者是俗稱的『崔斯坦和弦』,組織起全篇歌劇的架構。吊足聽眾胃口的特殊A小調和弦始終沒有出現,不至於令人反胃的不協調和弦,卻也終究沒有獲得緩解。一直到序曲終了,聽眾感到不滿足極了,進而期待、渴望更多。

整部《崔斯坦與伊索德》的音樂,可以說都源自於全劇的第一段音樂;全劇重要的音樂主題,幾乎都是衍生自『崔斯坦』與『渴望』兩個動機。而全劇中所佔份量最重的音樂主題,就是『渴望』。

回到華格納終身服膺的叔本華哲學,他們(華格納與叔本華)認為:驅使人類存活在世界上的是一個又一個的慾望,或者說是渴望。人類終其一生,辛勤勞碌只為了滿足這些慾望。可當一個慾望獲得滿足後,嶄新的慾望又將升起。綜觀人的一生,得到滿足快樂的時間苦短,而痛苦追求慾望的時間冗長。因此,人生是悲慘的。一如『崔斯坦』動機的下行半音階造成的感傷印象,操縱這一切的乃是各種「渴望」。

究竟,人類的『渴望』中,哪一項最為強烈?叔本華說:第一是想要活著(不想死)的渴望,其次是對於愛情的渴望、愛人與被愛的渴望。『愛』與『死』也是本樂劇的基調。反身求諸己,我們現實的社會中,『功名』與『利祿』不就是一對對的『愛』與『死』?

這些年來,個人在追求世俗的『功名』與『利祿』之餘,業已長期忽略了身體健康,周遭的親友,甚至是曾經熱愛的藝術。『功名』與『利祿』尚且不可得,而作為人生重要基礎的上述『三寶』卻幾乎灰飛煙滅。每思及此,能不慎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