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18日 星期日

成為博士候選人 Becoming a PhD Candidate







     歷經多年「入學申請」、「複試口試」、「修課」、「期中考試」、「期末考試」、「細胞及分子生物學實驗」、「動物實驗」、「專題研討」、「進度報告」、「臨床試驗」、「期刊論文撰寫」、「線上投稿」、「論文修改」、「期刊論文發表」、「博士論文指導委員會成立」、「博士論文計畫口試」,昨天下午 1pm-3pm 終於由所長王教授口頭宣布我成為博士候選人。至於如何成爲博士,Matt Might 在其網頁 The illustrated guide to a Ph.D. 有生動的描繪。

     當年錄取博士班的興奮悸動早已灰飛煙滅,看到其他學長、同學、學弟紛紛畢業高昇,內心也由羨慕轉為麻木,同時意識到自己資質的駑鈍與心有旁騖。多虧恩師陳君侃教授不離不棄,提供我最大的自由度,以及「無限量」的資源包括人力與耗材。導師馬惠康醫師則是運用有限的時間與經費,帶領我極有效率地完成實驗及論文寫作(共八個月),並投稿乃至被接受與刊登(四及五個月)。

     口試過程,不知節制地準備了八十餘張 slides,深怕耽誤各大教授寶貴的週末時光,飛也似地口沫橫飛。科內 fellow 陳欣怡醫師也來旁聽幫忙,所幸並無逾時。

     曾順輝教授對我的溢美之詞實不敢當,提問相當鉅細靡遺:
          1. culture是 submersion 式抑或 air-lifting 式?
          2. 移植的 OMEC (oral mucosal epithelial cells) 究竟含多少 stem/progenitor cells,可否以流式細胞儀分析,是 3% 或 5%,抑或更多(更少)?
          3. 病人在接受口腔黏膜切片(局部麻醉)及移植時(全身麻醉)時,不適感為何,特別是前者,應記載?

     黃燦龍教授以一般外科,特別是胰臟外科及代謝營養研究著稱,提問一針見血,切中要害:
          1. 臨床試驗共十八人,期刊論文雖只分析四人檢體,其他病人臨床表徵議應整理於  Discussion 一節。
          2. 對未來研究方向,特別是「新生血管因子」,在 Future Direction 一節著墨甚少,應予補強。
          3. 病人檢體相當有限且珍貴,若有不足,對博士生畢業年限影響甚鉅,可以考慮動物模式以做更深入之探討。

     升格博士候選人之時,其實還震懾於「交叉質詢」時的驚駭,以至於隨後吳為吉醫師向我詢問方才情況時,I got my tongue tied 為之語塞。一如七月一日在 AIT 內人因 DS-2019 Form 被 Tissue Tech, Inc. 的 Mr Nelson A. Vega 給冠夫姓,變得與台灣護照上姓名不符,申請J2簽證竟遭詰難,當時我也英語變得極不輪轉。

     以下是陪伴我兩年時光的雷射掃描共軛焦顯微鏡,也感謝長庚醫院顯微鏡中心組長陳志俊先生、黃美綾小姐、及蕭詩馨小姐,多虧你們的寬容與耐心。長庚醫院眼角膜幹細胞實驗室的陳湘菱小姐及游偲慈小姐,在此也一併致謝。





     無論如何準備不足,台灣的瑣事在此告一段落,風輕雲淡的邁阿密,我們陳家四口來矣!

2 則留言:

eric 提到...

Congratulations!

陳宏吉醫師 (Hung-Chi Chen, MD, PhD) 提到...

Thank you Eric.
Could you e-mail me, please?
Ruby and I lost your contact info.